沒有衝突,就沒有故事
2024/9/23
曹連澤
在故事寫作中,「衝突」是推進情節的引擎。
這裡所說的「衝突」,並不單指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或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糾葛,而是更廣義地指涉:當角色的期待與現狀不一致,且兩者之間存在著阻礙的狀態。
而故事就是由一個個衝突所構成的,沒有衝突,就沒有故事。
比方說,故事的主角想要一份理想的工作,但缺乏學歷或人脈;又或者是主角想要戒掉某個癮頭,卻無法克制自己的衝動 ⋯⋯ 這些理想結果與現況的差距,就是衝突產生的必要條件。
從了解衝突,到面對衝突
而衝突又可以細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角色意識到期待與結果之間的落差。
比方說男主角看到一位美麗的女性,想要上前認識,沒想到一開口,卻發現雙方語言不通,這就建立了阻礙。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選擇退後,但這樣一來就不會發展成故事了。在故事中,主角往往進入下一階段,
第二階段:主動或被迫接受挑戰。
此時,主角選擇跨越障礙,但接受挑戰同時意味著風險。以這個故事為例,主角可能得花時間花力氣,去用比手畫腳地讓對方理解他的意思,不只在大庭廣眾下很丟臉,也可能讓對方很尷尬,進而失去認識的可能性。而這些都是要跨越挑戰所帶來的風險。
與我們產品或服務的關聯性
你可能會想,這種故事是電影、連續劇在用的,一般的商業場景中用不太到。
其實仔細想,我們的受眾,其實就是我們故事中的主角。如果你瞭解 UX 的話,就會知道這個概念並不陌生,在 UX 中我們提到 User Story、使用者旅程等等,其實都是反映了使用者的生命故事。當然那些衝突與挑戰不會是「世界末日要拯救世界」這麽誇張的情節。
但對使用者來說,他們生活上的痛點、或是對更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他們當前生命中所遇到的衝突。
所以我們在產品故事中,也不是真的在寫劇本。我們只是把這些問題闡述出來,並依循著更清楚的脈絡,說給受眾聽。試想,如果一個人能夠清楚地說出你現在的處境、遇到的難題,你不會想聽他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但如何好好闡述,並連結到更深層的情感面,這就不是單純搜集使用者資料與行為就能辦到的,要把他變成故事,就需要其他說故事的技巧來好好梳理。
不過回歸到最基本,如果能把最重要的「衝突」發掘出來——故事,就有了往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