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動態設計萃取核心訊息,將簡報內容吸睛廣告化
資策會主動式節能技術 簡報廣告
能夠加速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科技肥料、透過大數據演算法就可以預估一塊土地的農作物產量、非藥物介入的睡眠品質促進穿戴式裝置、一小片科技貼紙即可監測工廠設備狀況、基因定序自動化流程、加速骨折癒合的生質材質…這些都是近年我們在許多發表會、論壇、研討會上所見識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創新技術。這些公司於人類的福祉與產業的需要所投注的努力,以及堅持不懈的願景,也令人感到非常敬佩。
然而,在這些場合中,觀看講者們的簡報時常常感到惋惜:「如果訊息能梳理得更清楚就好了!」、「這些未經整理的圖表太艱澀了,聽眾真的能理解嗎?」、「訊息好雜亂、資訊量好龐大,背景脈絡是什麼?」、「如果訊息能好好整理,優勢一定會更凸顯吧?」
一個創新、具有前瞻性、甚至能夠改變用戶行為的技術或想法,若被埋沒在未經整理、訊息雜亂的簡報或文件當中的話,將會多麼可惜。有沒有更好的說故事方法,可以更清晰地闡述脈絡,讓觀眾更容易吸收,同時又兼具吸睛與美感地傳遞這些創新技術?甚至是一種表現形式,既能幫助觀眾摘要技術重點,又能有效吸引注意力,避免觀看時感到枯燥?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實驗了一種將創新技術的簡報「廣告化」的可能性。我們瀏覽了許多政府科研單位的公開資訊,最後找到由資策會提出的解決方案「主動式節能技術」當作我們的實驗題目。我們製作了大約 1 分鐘的廣告,傳遞這項技術的背景脈絡與價值優勢,以下是作品成果:
這支廣告可說是將一項技術的價值優勢,從資料文件當中淬鍊出來的結晶。以下與你分享背後的發展過程:
1. 資料文件到簡報的過程
在資策會舊的網站當中,關於主動式節能技術的介紹頁面,只有一張訊息雜亂、脈絡模糊的技術說明圖表(如下圖1)搭配一些文字介紹,這些現有資料顯然不足以支撐我將它轉化成一支敘事清楚的動態廣告,我們要如何為這個技術說故事?

圖1:資策會舊網站關於主動式節能技術的原始說明圖表。
我們透過下面兩個問題為這個題目進行設計研究:1. 為什麼要開發這個技術?2. 這個技術可以解決什麼問題?這兩個問題引導我們進一步用更宏觀的角度去探索、挖掘資料,並且在找資料的過程中,慢慢聚焦在台灣的家庭用電狀況,平均家庭電費金額等資訊。最後我們遵循產品故事敘事法則,同時額外設計相關圖表與視覺素材,為這個題目梳理出一份 12 頁的簡報(如下圖2)。

圖2:將資料文件整理成簡報形式。
2. 從簡報到動態廣告的過程
整理出簡報後,如何將其製作成動態廣告呢?首先,簡報被閱讀的方式與影片大相逕庭。簡報是靜態的,無論是否有講者在旁說明,其內容都需要觀眾「主動」閱讀(若有講者在旁輔助,觀眾閱讀起來會較不費力);而影片是動態的,觀眾看影片時,反而是「被動」地吸收資訊,此時影片某種程度是站在表演的角度,將內容演繹給觀眾。
基於以上原理,我們明白要將簡報製作成影片,絕非按下投影片自動播放鍵輸出這麼容易。我們必須重新解構簡報內容,將其轉化成引導觀眾閱讀的鏡頭語言,這也是我們動態設計團隊大展身手之處。將簡報製作成影片的過程,我們設定了兩個目標:1. 讓觀眾不覺得冗長、2. 設計要足夠吸睛。因此,我們拆解每一頁簡報,重新思考每一句文案如何運用新的鏡頭語言來讓觀眾易於閱讀(如下圖3),同時搭配俐落的剪輯手法、動態設計與配樂,最終製作出一支廣告化影片。

圖3:將投影片轉化成鏡頭語言
一項創新技術的複雜性令大多數人感到艱澀與枯燥,更不用說在介紹與推廣上總是困難重重。然而,動態設計的介入可以突破這個現況。本作品所代表的是,透過「簡化」、「整理」、「表現」三個步驟,使得讓觀眾快速理解一項技術不再是難事。
像這樣短短 1 分鐘左右的廣告化形式,既吸睛又能傳遞重點,非常適合應用在展會、記者會、研討會等線下發表場域。若你的創新技術也想嘗試這樣的表現方式,歡迎填寫表單與我們聯絡。
能夠加速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科技肥料、透過大數據演算法就可以預估一塊土地的農作物產量、非藥物介入的睡眠品質促進穿戴式裝置、一小片科技貼紙即可監測工廠設備狀況、基因定序自動化流程、加速骨折癒合的生質材質…這些都是近年我們在許多發表會、論壇、研討會上所見識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創新技術。這些公司於人類的福祉與產業的需要所投注的努力,以及堅持不懈的願景,也令人感到非常敬佩。
然而,在這些場合中,觀看講者們的簡報時常常感到惋惜:「如果訊息能梳理得更清楚就好了!」、「這些未經整理的圖表太艱澀了,聽眾真的能理解嗎?」、「訊息好雜亂、資訊量好龐大,背景脈絡是什麼?」、「如果訊息能好好整理,優勢一定會更凸顯吧?」
一個創新、具有前瞻性、甚至能夠改變用戶行為的技術或想法,若被埋沒在未經整理、訊息雜亂的簡報或文件當中的話,將會多麼可惜。有沒有更好的說故事方法,可以更清晰地闡述脈絡,讓觀眾更容易吸收,同時又兼具吸睛與美感地傳遞這些創新技術?甚至是一種表現形式,既能幫助觀眾摘要技術重點,又能有效吸引注意力,避免觀看時感到枯燥?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實驗了一種將創新技術的簡報「廣告化」的可能性。我們瀏覽了許多政府科研單位的公開資訊,最後找到由資策會提出的解決方案「主動式節能技術」當作我們的實驗題目。我們製作了大約 1 分鐘的廣告,傳遞這項技術的背景脈絡與價值優勢,以下是作品成果:
這支廣告可說是將一項技術的價值優勢,從資料文件當中淬鍊出來的結晶。以下與你分享背後的發展過程:
1. 資料文件到簡報的過程
在資策會舊的網站當中,關於主動式節能技術的介紹頁面,只有一張訊息雜亂、脈絡模糊的技術說明圖表(如下圖1)搭配一些文字介紹,這些現有資料顯然不足以支撐我將它轉化成一支敘事清楚的動態廣告,我們要如何為這個技術說故事?

圖1:資策會舊網站關於主動式節能技術的原始說明圖表。
我們透過下面兩個問題為這個題目進行設計研究:1. 為什麼要開發這個技術?2. 這個技術可以解決什麼問題?這兩個問題引導我們進一步用更宏觀的角度去探索、挖掘資料,並且在找資料的過程中,慢慢聚焦在台灣的家庭用電狀況,平均家庭電費金額等資訊。最後我們遵循產品故事敘事法則,同時額外設計相關圖表與視覺素材,為這個題目梳理出一份 12 頁的簡報(如下圖2)。

圖2:將資料文件整理成簡報形式。
2. 從簡報到動態廣告的過程
整理出簡報後,如何將其製作成動態廣告呢?首先,簡報被閱讀的方式與影片大相逕庭。簡報是靜態的,無論是否有講者在旁說明,其內容都需要觀眾「主動」閱讀(若有講者在旁輔助,觀眾閱讀起來會較不費力);而影片是動態的,觀眾看影片時,反而是「被動」地吸收資訊,此時影片某種程度是站在表演的角度,將內容演繹給觀眾。
基於以上原理,我們明白要將簡報製作成影片,絕非按下投影片自動播放鍵輸出這麼容易。我們必須重新解構簡報內容,將其轉化成引導觀眾閱讀的鏡頭語言,這也是我們動態設計團隊大展身手之處。將簡報製作成影片的過程,我們設定了兩個目標:1. 讓觀眾不覺得冗長、2. 設計要足夠吸睛。因此,我們拆解每一頁簡報,重新思考每一句文案如何運用新的鏡頭語言來讓觀眾易於閱讀(如下圖3),同時搭配俐落的剪輯手法、動態設計與配樂,最終製作出一支廣告化影片。

圖3:將投影片轉化成鏡頭語言
一項創新技術的複雜性令大多數人感到艱澀與枯燥,更不用說在介紹與推廣上總是困難重重。然而,動態設計的介入可以突破這個現況。本作品所代表的是,透過「簡化」、「整理」、「表現」三個步驟,使得讓觀眾快速理解一項技術不再是難事。
像這樣短短 1 分鐘左右的廣告化形式,既吸睛又能傳遞重點,非常適合應用在展會、記者會、研討會等線下發表場域。若你的創新技術也想嘗試這樣的表現方式,歡迎填寫表單與我們聯絡。
Other Works
10 F., No. 6-7, Guangfu N. Rd., S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105035 , Taiwan (R.O.C.)
hi@parablepomelo.com
+886 2 25780223
VAT: 90580015
© 2024 Parable Pomelo Co., Ltd.
10 F., No. 6-7, Guangfu N. Rd., S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 Taiwan (R.O.C.)
hi@parablepomelo.com
+886 2 25780223
VAT: 90580015
© 2024 Parable Pomelo Co., Ltd.
10 F., No. 6-7, Guangfu N. Rd., Songshan Dist., Taipei City , Taiwan (R.O.C.)
hi@parablepomelo.com
+886 2 25780223
VAT: 90580015
© 2024 Parable Pomelo Co., Ltd.